-
五行
管弦乐队
-
苏格兰人
《五行》巧妙地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细腻与梅西安声音世界的热度结合在一起。
苏格兰人, 2019年8月 -
WTTW
陈的令人回味的《五行》由简短的乐章组成,这些乐章可被最为恰当地描述成纯粹的音乐诗。
WTTW,2019年8月 -
华盛顿古典音乐评论
每一个轻快小品似的乐章都呈现出绚烂纷呈的管弦乐色彩,排列在一种光谱云中,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奥利维尔·梅西安的影响,陈在法国师从于他。一束束细微的声音开启了安静的第一个乐章,音符从竖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里闪耀着流淌出来。第二个乐章嘈杂的多,弦乐器演奏出打击乐的效果,打击乐的砰砰声听起来像是空心的。专横的铜管乐器以高贵的西贝柳斯式上升旋律主题为特征刻画了第三乐章。
华盛顿古典音乐评论, 2019年8月 -
Classical Source
高度流畅的听觉体验,非常愉快
Classical Source,2019年8月 -
Bachtrack
有吸引力的音景是由丰富的配乐创造的...... 比如为大型打击乐而写的音乐,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写作也错综复杂。在《水》中,两个马林巴、颤音琴和钟琴以半透明的纹理嗡嗡作响。在《火》中,铜管乐器令人信服地演绎了"温暖而无怒气",短暂精彩。在《金》中,音符以精确细致的控制在舞台上跳动。
Backtrack,2019年8月 -
国际视听
这件作品是精心谱写的,值得称赞的是:它说出它之所想,并继续推进——它的力量在于它的简洁,但却包含着许多美好的时刻。太棒了。
国际视听,2019年8月 -
《华盛顿邮报》
…… 以中国作曲家陈其钢所创作的作品《五行》作为开场曲。 基于传统的五声音阶,该曲呈现出了一番超凡脱俗的艺术品质。作品被划分为五个短暂的乐章:金、木、水、火、土,这五大元素都被反映在了台上的乐队乐器当中。 在“金”这一乐章里,乐队竖琴和旋律化打击乐器的声音,闪烁在了乐队的弦乐声部之上。这一作品的起始段落,有着一种稠密和声的质地,同时也为余下的几个描述性乐章,设定了音乐基调。 就像在“地”这个乐章里,乐队的铜管声部一出声,便宣布该乐章的主题仿若是一段号角齐鸣,与此同时,台上乐队除铜管声部外的其他乐器,在以一种非常具有节奏感,切分音化般时尚地慢慢构建,直至最后以一段戏剧化的收尾,作为回应。
Patrick D. McCoy,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2019 -
《达拉斯晨报》
陈其钢生于1951年,法国近代作曲家梅西安的爱徒。在1989-1999年间创作的《五行》,是一篇现代主义印象派散文:“水”中可听到或潺潺或激越的流水;打击乐和管乐在“木”中交谈;闪电和声音的光芒在“火”里交织;传统的亚洲弦乐器隐约呈现出意料之外的缥缈感,在“土”中绽放;最后,声音的撞击和起伏不定描画出“火”的恐惧之舞。 星期四晚12分钟的演奏,音乐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Scott Cantrell, 《达拉斯晨报》(The Dallas Morning News),2016 -
The Star-Telegram
音乐会以陈其钢名为《五行》的音乐画卷开始。在“水”篇中我们听到波光粼粼的波浪。木制打击乐构成“木”。“火”篇用密集的音调集群指出火焰的升腾和熄灭。一系列模糊的和弦相互变形交织成“土”。金属恰如其分地叮当作响。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淋漓尽致地呈现出管弦乐色彩,如同用刷子在墙上写出的大大的中国字。
Gregory Sullivan Isaacs,the Star-Telegram专栏作家,2016 -
《国家邮报》
《五行》,陈其钢创作的一部12分钟的意向主义组曲描绘了水、木、火、土、金。我们以前曾听过如此这般波光荡漾、闪闪发光的音符,但是可能从没如此肯定地体会过像这样由大三和旋展示出根本不和谐的结构(“火”)或是有活力的敲击可能唤起的兴趣(“金”)。
Arthur Kaptainis, Montreal Gazette专栏作家 , National Post, 2014 -
《华盛顿邮报》
开场的曲目也许是全场最引人入胜的作品:作曲家陈其钢1999年创作的管弦乐套曲《五行》。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冥思作品,以细微直观的质感和超凡脱俗的色彩表现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本性。
Stephen Brook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2014 -
《芝加哥古典音乐评论》
陈其刚创作的《五行》。这套管弦乐组曲创作于1999年,风格异常的活泼和现代化,专为大交响乐团而作,作品在很大范围里探索代表着五行的各种对比鲜明的音色和力度变化。其中有剧烈的渐强音,有明亮的印象派山水画,大量使用了打击乐,并夹带一些艺术化处理过的长笛和小提琴段落,这些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的笛子和二胡。陈其刚的作品很有技巧和气派……
Lawrence A. Johnson, 《芝加哥古典音乐评论》(Chicago Classical Review),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