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提出的五组问题

 

不同于前三期工作坊的固定话题(第一期:“真诚”/第二期:“真我”/第三期:“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和突破”),这次工作坊没有设置固定的话题,陈其钢老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思考积累和创作实践提出了五组问题,供所有人一起思考和寻找答案。

 

DAY 1  时代与我

-今天的社会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全球化,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

-今天的音乐传播方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网络传播是最为革命性的变化,以往要用几年时间传播的作品,现今可能即时完成。)

-今天的西方音乐受众面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古典音乐听众在西欧北美很多国家严重老化。随着音乐形式的多元化,听众也变得多元化。)

-今天中国音乐受众的特点是什么?(初学者。音乐爱好者。跟随西方美学之风的附庸风雅者等等)

-今天的音乐形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电影,歌曲,流行音乐,宗教音乐,大型活动,严肃音乐,广告音乐,游戏音乐,背景音乐,其中只有严肃音乐在过去是存在的,其他的都在变革中。)

-今天的写作工具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如果今天的时代与过去相比确有不同,那么

-今天,音乐院校的作曲教学内容和方式与过去有没有不同?

-你为上面所列举的诸多不同,设想过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创作技能以及自己作品的传播方式吗?

-今天在座的各位,在上学的时候向老师和外国来的专家提出过以上问题吗?

-以上问题如果各位能够回答,那么我们是否正在浪费时间做一些时代不再需要我们做的事情?

 

DAY 2  风格与我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等,是因为他们有德奥风格而成为经典,还是因为他们有各自的风格而成为德奥音乐的代表?

-肖邦,是因为他写得是波兰音乐而成名,还是因为有了他而成就了波兰音乐?

-老柴,老肖,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是因为他们有俄罗斯风格而成为经典,还是因为他们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而成为俄罗斯音乐的代表?

德彪西,拉威尔,是因为他们有法兰西风格,还是因为他们的音乐而引领了法兰西风情?

--如此而言,我们天天强调的中国民族风格很重要吗?

-你自己的风格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几首现代作品是你听了还想听,如同古典音乐一样,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存在在你的生活中?

-如果有,是哪几首?

-如果有,是因为什么?

-如果没有,为什么?

 

DAY 3  成功与我

-你写音乐为什么?(过去艺术家曾经为上帝,为宫廷,为政权,为自己。而今天的你,为谁(你的受众是谁)?)

-有没有可能“我谁都不为,但我要成功。”?那就是说,只要能成功,为谁都可以吗?

-有没有哪种成功是你不屑的?

-如果有,为什么?

DAY 4  生存与我

-为了得到一次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你不计条件吗?

-你作曲是为了生存吗?

-如果是为了生存,你打算如何做呢?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你可以不顾任何外界美学标准和压力而写作吗?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你还会顾及外界压力和影响,说明了什么呢?


DAY 5  美的标准与我

-当今世界还有关于音乐美的统一标准吗?

-如果没有,人们为什么要排斥不同的审美观?尤其在学校内部。

-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你评价一首作品的好坏是基于什么原则?

-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你是如何知道自己的追求是否正确的?

-如果你认为有统一标准。你能阐释一下这个标准嘛?

 

图片视频集锦
< 返回